党建带团建

战“疫”一线 青春飞扬——“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抗疫系列

发布日期:2022-05-29

编者按

“我是青年我先上!”,上海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发生严峻变化以来,儿科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挥洒青春。在抗疫战线上亮身份、树先锋、作表率,主动作为,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能力担当,彰显儿科青年的蓬勃力量,是护佑儿童健康的最强生力军。儿科青年用实际行动向建团100周年、建院70周年献礼,用实际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各“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积极响应号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发挥儿科青年突击、奋斗精神,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吹响了战“疫”号角,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文明号“敬业、协作、创优、奉献”的精神内涵。

 

复旦大学“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康复科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康复科青年团队迅速团结起来,投入到这场严峻的防疫斗争中,除了积极投入一线战“疫”之外,康复科青年发挥“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的精神,在抗疫各条线同心抗疫。

 

奔赴一线青年担当

 

疫情肆虐之时,康复科青年党员尹欢欢医生响应党委号召,秉持“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原则,积极投身到新冠病房的救治任务中。新冠病房是严谨和严肃的,医护人员们穿戴着闷热的防护服和N95口罩,持续地忙碌着,但新冠病房也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尤其是看到一个个懵懵懂懂的患儿从刚进来被病毒折磨的苦痛,渐渐露出笑脸,伸出小手与“大白们”打招呼,到最终能够痊愈出病房时,相信没有什么更能够让医护们更高兴的了。

长时间两点一线的工作是对体力和精神的双重考验,尹欢欢同志充分发挥青年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挺身而出,勇担重任,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党员的奉献、忠诚与责任,彰显青年担当。

立足岗位坚守抗疫

 

抗疫不停诊,康复科青年团队在杨红主任及王素娟支部书记带领下积极响应医院与党委号召,开放康复科门诊,并按需尽早进入病房恢复床旁康复评估与训练工作。许业涛、杨宁、尹欢欢、孟凡喆、陆恺等青年党员同志们当仁不让,“轮班”驻守医院,主动承担起门诊、会诊、康复评估和训练工作。为配合如高危新生儿进行的GMs评估等临床实际需求,康复科青年团队创新性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团队合作方式,分别开展工作,相互减轻工作压力,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一心一意做好患儿的康复诊疗,让患儿能够以最佳的状态回归家庭。

 

多措并举助力抗疫

 

在社区,康复科青年化身“大白”或“小蓝”。向社区报到,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核酸采样、秩序维持、代配药、协助物资发放,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们活跃的身影。作为“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的号长,朱晓芸积极投身社区内核酸采样工作,烈日下层层的防护让她满身汗水,但她永远洋溢着笑容为大家解答疑惑。苏怡在志愿服务之余,利用自身专业特色向志愿者同伴们普及如何穿脱防护服等知识。

 

在线上,封控在家的康复科青年们积极开展互联网门诊工作,提高互联网服务意识和能力,扩大接诊病种,增加接诊时段和时长!同时,开展居家线上教学,坚持进修生和实习生带教不中断,完成了如高危儿早期干预技术、居家隔离期脑瘫儿童的运动管理、癫痫康复治疗等教学内容。

 

在了解到科室部分员工缺乏生活物资、药品时,康复科青年在轮岗换防之际,积极为同事们配送物资、药品,将科室团队的爱心送达同事手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康复科青年直面疫情,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自觉做科学的传播者、谣言的粉碎者、健康的守护者、同事的关爱者。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光明必将到来!  

儿科青年将继续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凝聚冲锋的合力,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