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沱汗似铄,微靡风如汤。酷暑难耐的高温时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海南三亚市疫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广大团员青年闻令而动,积极驰援三亚的抗疫一线,向“疫”而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青春担当!
8月13日晚接到命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迅速组建了一支20人的医护队伍,其中团员12名。8月15日下午,与复旦、同济、中医药大学、申康系统派出的十余家医院组成的上海市第二批援琼医疗队抵达了海南省三亚市。8月17日晚上8点,三亚市第四方舱医院正式开舱,方舱共开设有十个病区,每个病区有50-180个床位不等,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援琼医疗队单独负责八病区,共52张床位,在舱内母婴同室,设立有家庭病房。护理排班由护理组长负责,两人一班,每班四小时,共同负责舱内病区病人的收治、治疗、护理以及转运等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主要负责病人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核酸采样以及各种生活起居的照料,个别轻症病人或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需要实施个性化的护理。三亚市第四方舱医院开舱后12小时内实现满仓,至今儿科医院援琼医疗队所有队员都表现出儿科人勇于直面挑战的精神,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30℃高温体感60℃的室外,汗水湿透了身体,渗透了防护服,面对如此巨大的考验,依旧冲锋在前、不知疲倦,充分展现了青年团员的坚毅与担当!
张艳红:援琼医疗队临时团支部书记、护理组长
作为党员,我曾多次前往上海收治新冠的定点医院抗疫,此次报名支援三亚我义不容辞。抵达三亚后的第一个傍晚,看着十几家医疗队队员搬运行李、物资的场景,红色的T恤形成一片红色的海洋,觉得震撼又感动,感动的是一群互不相识却志同道合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逆行而来。在人群中更是遇见了我的几位大学同学,大家分布在不同的医院,却不约而同来到这里,深深感到我们90后已经可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了。8月17日晚上八点,三亚市第四方舱医院正式开舱,凌晨四点我被一阵急促的门铃叫起,“起来去收病人啦”,在开舱第一个晚上,我们没有提前预估到新冠患者入舱人数,当班护士人数较少,夏老师和张艳红老师组织了休息的人帮忙一起收治病人,我们奋战一夜,终于迎来黎明,方舱在短短12小时内满舱,汗水不知何时早已湿透了防护服,这是难忘的一夜,但看着每一位安睡的患者,望着远处的美丽的蓝天,坚信一切困难皆可克服,我们终将打赢这场三亚疫情的保卫战!
从8月15日出发来到海南,不知不觉已经十多天了,我们接管了三亚第四方舱,从一开始匆匆忙忙的收治病人,到现在的井然有序,大家都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三亚的午后十分炎热,穿着闷热的防护服,戴着密闭性很强的N95口罩,全身汗如雨下。舱内的工作除了药物治疗、办理出入院、核酸采样等,还有其他琐碎的小事,我们病区的几位志愿者们都积极地分担这些小事,协助我们的工作,使我们感受到了海南人民的热情。刚入病区工作的时候,病区内有50多个病人,现在每天都有病人康复出院,看着病人慢慢地减少,我的内心也充满喜悦,我也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有一份光,发一份热,让我们与爱同行,静待“疫”散,拨云见日。
倪俊杰:护士
今年8月,疫情席卷三亚,刚结束“大上海保卫战”的我积极响应号召参与支援三亚。我和医院的兄弟姐妹们共同在儿科病区战斗着,每当结束工作之时,上衣和裤腿早已被汗水浸透。但我们没有丝毫怨言,因为我们知道,每流一滴汗,都意味着离关舱更近一步,离疫情攻坚战的胜利更近一步。工作之余,夏爱梅老师和张艳红老师时刻关心着我们的身体状况,反复叮嘱我们要注意安全。我每每感叹,儿科人的力量从来都是不容小觑的。我相信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相信海南定可以早日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活,希望下次再来时,海岛已经恢复了它往日的生机。
杨子嫣:护士
面对三亚这次疫情突如其来的暴发,我和我的小伙伴踏上了援琼之路。第一次进舱的我心里是有些害怕的,刚开始,我们每天跟着院感老师培训穿脱防护服,随着开舱时间逐渐逼近,大家都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穿脱防护服的流程也在不断完善,尽管天气炎热,队员们没有一句抱怨,一遍遍的练习。后面甚至学会了苦中作乐,与患儿一起做游戏,提供生活护理,教会她们如何做好体温监测等等一些事情,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我们帮助了患者,患者也在用行动帮助我们,举手之劳却可以暖人心,希望来时无畏,归时无恙,不负青春,不留遗憾,愿一切都能好起来,我们能脱下口罩再来看下这片海!
“一切为了孩子”是儿科人的宗旨,“团结、奋进、严谨、创新”是儿科人的院训,抗疫一线少不了儿科人的身影,作为多次进舱的传染科护士,我在第一时间就报了名,短短20分钟医院就确定了援琼意愿名单,目前,我和同事们负责三亚第四方舱儿科病房的采样和基础护理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方舱病人越来越少,压力也越来越小,相信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凯旋而归,希望再来三亚的时候没有疫情,可以摘下口罩,享受美丽的蓝天沙滩和大海。
孟佳慧:护士
虽然有着两次进入上海公卫抗疫的经验,接管方舱医院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向身边的党员们学习。在这里,夏老师和张艳红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解决工作及生活上的困难,工作环境一步步改善,工作流程一步步优化,制度一点点完善,患儿和家属们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稳定,也让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越来越坚定。工作虽然忙碌,但遇到了很多乐于助人的“活雷锋”和小天使,他们化身志愿者帮助我们收拾垃圾,协助我们给其他的患者分发口罩及食物,还有小朋友为大白们画画,一幕幕都令人感动。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携手并肩、守望相助,就一定能战胜病毒,赢得胜利!
项诗怡:护士
作为一个分别去过上海公共卫生中心、仁济定点医院和本院院中区“经验丰富”的抗疫护士来说,在得知海南三亚疫情加重需要助力的时候,我积极响应号召、配合领导部署,前往三亚抗疫第一线。这里的工作模式及流程还是与以往上海的收治新冠的病房有所不同,三亚高温、湿度大的环境也造成了一些困扰和不适应,每一次工作后出舱都汗如雨下,但我们没有抱怨,因为信念所在、心之所向,让我们一往无前,无所畏惧。闲暇之余我也会发挥自己的擅长,在防护服上画上一些卡通人物、涂上艳丽的色彩,让小朋友们对大白感到更加亲切与信任,并带领小朋友们一起画画,使患儿们在方舱内的隔离生活多一点乐趣、多一点美好的回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爱和希望的播撒,定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陈冬冬:护士
当我听到我院即将组织援琼医疗队驰援三亚时,我再次请缨奔赴一线,去到需要我的地方,我也坚信我能够和我的同伴一起打好这场战“疫”。虽然这里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地点,但唯一不陌生的是我那抗疫的决心。在每次入舱前,穿防护服时我都反复检查,出舱时,我也会认真做好每一次手卫生,按照流程,一个一个步骤来,因为我知道,这样不仅是在保护我自己也是保护我的队友。在舱内,闷热的天气哪怕坐着不动都可以感到全身的汗水在往下滴,里面穿的手术衣湿透紧紧贴在后背上,但我和我的队友仍旧义无反顾的奔波于病房之间,因为听到那一句句“谢谢大白”的时候,我知道我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章佳玉:护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有着金山公卫一定抗疫经验的我,更是作为年轻人,在一线疫情需要我的时刻,我选择挺身而出。抵达三亚后,在我们还不太适应这里的天气时,为了利用开舱前宝贵的时间,王能里医生带着我们一遍遍复习防护服的穿脱,还设置了考核,为的是大家更加熟练穿脱大白。一夜开舱,我们成立了儿科病房,我们儿科的小队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我们就是建设中华的点点星火。愿疫情早日散去,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毛玲慧:护士
从未想过自己的第一次三亚之旅会是以这样特殊又有纪念意义的方式来实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到达三亚的第二天,我们儿科团队就去熟悉了现场环境,很快我们就投入到了工作中。每天给患者们分发物资,采集核酸,发放餐食是我每天工作的日常,尽管每次出舱后汗水浸湿了手术衣,但是看着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还是感到十分欣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各方的关怀,包括院领导和带队老师们,他们会询问我们的需求,给我们工作提供了最大的保障。海海相连,沪琼同心,共抗疫情,爱不缺席,希望下次能以游客的身份再次来到三亚。
当年新冠疫情刚开始时我还是一名在医院实习的护生,记得当时我们停止了实习,看着身边的带教老师们一个个自告奋勇的出发前往了武汉,我的心里又是震撼,又是佩服。从上海疫情暴发时,我就期望着可以轮到我去支援。支援过一次之后,相信这次的海南支援一定会比在上海的时候更加的有经验,也可以在海南弥补更多自己当时在上海时的不足之处。依稀记得刚开舱时候的不知所措,到现在已经可以完全适应并能主动发现并解决一下舱内病人的情况。海南人民是善良热情的,会担心天气炎热给我们造成的不适,会不好意思开口寻求帮助,所以我们只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又善于观察病情变化才能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作为一名年轻护士,我希望能通过这次的支援更好地学会如何在工作中勇于担当,不畏艰难,在苦难时刻不退缩,踏踏实实的努力工作。
张沛:护士
生命是漫长而短暂的,每个人都过着平凡的生活,而我希望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且有意义的。今年海南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得措手不及,使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都按下了暂停键,于是我主动报名,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奔赴一线,眼见着在大家的努力下,情势逐渐好转,我的心里既欣慰又感动,看着那些患病的孩子在我们的照顾下逐渐康复出院,我的心里还有了些许小小的成就感,能为抗击疫情作出一些贡献,是我作为一个临床医护人员的义务与责任。在海南方舱工作的这段时间使我成长了很多,在这里一起工作的医护团队是一个集体,来自各大医院支援的医生护士在这里组成了一个新的团队,在这个集体里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给了我信心让我克服了许多困难,例如防护服下的闷热、日常繁琐的工作以及患者的治疗抢救等。在看着这些患者在我们的精心护理和治疗下逐渐康复出院,我们的内心涌现出些许欣慰。我们正在全力与病毒赛跑,相信我们一定能克服疫情,等待“疫”散花开的那一天!
黄涛涛:护士
在第四方仓医院的这段时间让我成长了许多,依然记得第一次夜班收病人进舱的时候,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小心翼翼得穿好防护服,有许多小细节和防护措施都是在院感老师的帮助下我才重新做好的,进舱后我们成立儿科专属病房,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更加精心护理和照顾小朋友。随着病情的好转和朝夕的相处,我们克服种种苦难迎来了希望的曙光,愿八病房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