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团建

复旦儿科将成立来自星星的篮球爱好者班

发布日期:2019-04-04

  2019年4月2日,是第十二届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为提升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社会参与程度和逐步融入集体,促进社会大众对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关注和支持,在自闭症日来临之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上海新天地NBA主题乐园举办了“让蓝色延续——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自闭症日关爱活动”。自2017年4月2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成立了国内首支自闭症篮球队——蓝色海洋俱乐部篮球队以来,一直坚持每月一次的训练活动,至今已运营2年,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篮球运动对于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意义,得到患儿、家长和志愿者的一致好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主任徐秀表示,为提高受众面,将面向全市招募适龄自闭症儿童,开展“篮球爱好者班”,让以往小范围的篮球运动能够惠及更多的自闭症儿童,也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蓝色海洋俱乐部篮球活动,为自闭症儿童个体社会化过程提供更多的探索。同时,徐秀教授也呼吁关注自闭症儿童平等拥有发展机会和享受快乐生活的权利,让社会爱心和人文关怀的光芒点亮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

让蓝色延续,篮球运动将惠及更多星星的孩子 
  蓝色海洋俱乐部自2017年4月2日首次成立以来,经过2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不断改进活动的同时,也给自闭症儿童带来舒缓不良情绪以及增加社交信心的平台。俱乐部的首批老队员大多进入了青春期,由刚入队的少年褪变为身材魁梧的小青年。规律的篮球训练让他们有了一个更好的途径释放青春期无处安放的精力,带给他们更好的情绪疏导。对于第二批小年龄的篮球队员,篮球运动结合游戏,让他们在学习篮球技能的同时更好地感受到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也增加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同时,这种积极向上的运动也带给儿童及家长更多的希望。
  据徐秀教授介绍,在新一年的自闭症纪念日,蓝色海洋俱乐部积极改进课程设置,希望将小范围的篮球运动能够更好地惠及更多的自闭症儿童。俱乐部将开展“篮球爱好者班”,增加活动频率,并面向全市招募适龄自闭症儿童,结业后颁发证书,并挑选表现良好的儿童参加“篮球提高班”。“篮球爱好者班”的课程将结合游戏,着重激发儿童的热情及训练篮球基础,并不会将目标作为儿童最终的考核内容,以培养儿童的篮球兴趣。不仅如此,将不设限参与次数,结业后的儿童仍可继续报名参加“篮球爱好者班”,让这蓝色延续。
 
  NBA关怀行动是NBA的全球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并长期关注和支持患病儿童青少年的关怀和康复。NBA关怀行动曾与儿科医院多次合作包括医院病童探访、儿童节专场等公益活动,这次在世界自闭症日到来之际,再次在NBA乐园为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组织专场活动,希望以运动的方式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和融入社会,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呼吁更多的人关爱和帮助自闭症群体。自2004年来,NBA关怀行动已在中国举办了上百场有NBA球员出席的社区活动。
  本次活动也得到了聚德慈善基金会的支持。“积沙成塔,聚德成善”, 上海聚德慈善基金会是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于2015年5月正式注册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以“得益于社会,回馈于社会,支持和推动社会慈善事业发展”为宗旨。聚德慈善基金会在本次纪念活动中捐助10万元,为保障自闭症儿童后续的训练及活动提供资助。
 
篮球运动对改善自闭症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据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也成“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交沟通障碍,重复及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疾病。自1943年Leo Kanner首次报道自闭症以来,自闭症的发展已经经历了70多年,根据美国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8岁儿童自闭症的患病率达到1/59,而世界范围内,自闭症的人群患病率约为1%。
  目前,虽然自闭症的发病病因和机制仍然未解,但已有许多国内外研究表明,运动对于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意义。徐秀教授提出,运动对于发育中的大脑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得以锻炼和保证、后期的大脑高级能力的发展才会更加高效,比如逻辑思维能力。体育运动还可以培养儿童竞争意识、输赢意识和挫折意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素质培养和塑造同样是一种非常好的途径和手段,这对有缺陷和没缺陷的孩子同样重要!
  经过两年的活动观察,大家惊喜的发现,篮球运动悄然改变着这些孩子。有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由刚开始的拒绝、不配合到配合、以及偶尔的主动,乃至逐渐喜欢上篮球运动。篮球运动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甚至会主动地表现自己,这让家长十分欣慰。也有家长表示最看重的是篮球运动所蕴含的团体协作、鼓励挑战的体育竞技精神。“在篮球运动中,孩子们一遍一遍地遭遇到挫折,因为摸不清规则而苦恼崩溃、放弃,大人也一样,需要慢慢学会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将态度和能力分开,通过这项运动,可以说我们和这些孩子一样,都获得了身体和心理上的成长。”
 
  这一切都成为了工作团队帮助患儿继续进行篮球训练的强心剂,“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进步和成长,家长们偶尔在一旁能够放心地稍作休息和相互交流,我想一切都是值得的。”一位志愿者说道。
篮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这些孩子。徐秀教授说,这样的篮球运动也让自闭症的儿童感受到他们和正常儿童一样,也拥有运动、社交等活动的平等权利。社会不应该过多地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些孩子,而是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拥有和正常儿童一样的生活和兴趣。“坚持、不放弃”,这是徐秀教授对自闭症家长说的,也是蓝色海洋俱乐部自筹办以来的一贯信念。生活在同一片蓝天,让蓝色延续。
 
  在徐秀教授看来,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与发展,除了从医学治疗入手,更主要的是从全人发展的角度进行关注,推动患儿社会生活和关系的发展与塑造。“但这仅靠自闭症家庭、医护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各界的帮助和关注至关重要,可惜的是,目前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依然十分有限。”
  作为国内首支自闭症篮球队,在这两年里蓝色海洋俱乐部伴随着篮球队的队员一起成长。也正因为首支球队无任何前人借鉴,球队在自我摸索中生存并发展。俱乐部尽一切努力希望能够让活动的规模更大,受众面更广。希望社会大众能更多地看到自闭症孩子的社会化困境,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一同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健康成长,让更多的“星星的孩子”可以加入到俱乐部这个大家庭中来,使更多的儿童从体育运动中受益,也可以和我们一同生活在充满平等、接纳、尊重、关心的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