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贾兵教授介绍,一岁的阿麦(化名)患有房间隔缺损,这类患儿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胸体外循环手术或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技术,前者创伤大,后者需X光放射引导,往往难以为家长接受。此次在贾兵教授的远程精准指导下,采用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外科微创封堵技术为阿麦进行治疗,手术仅需要在胸部做1cm的小切口,经食道超声技术引导下,在心脏表面精确定位后进行穿刺,植入合适大小的封堵器,就可以治愈本来需要10cm大切口大创伤才能治疗的心脏疾病。另一位8个月大的阿提(化名)患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由于其特殊的缺损位置,长久以来一直是心脏外科体外循环修补的专属领域,也是导管介入手术的禁区。近年来由于技术的发展及材料的改进,使得微创手术成为可能。“注意封堵器的位置,看清楚偏心伞的标记点,要远离主动脉瓣的那一侧,千万不能损伤瓣膜。”在第二台难度更高的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贾兵教授指导当地的手术团队攻克一个个手术难点,阿提平稳地度过了手术难关。手术室内、远程会诊中心同时响起掌声。

长期以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一直对新疆儿科医疗建设提供援助和支持,2010年至今已派出多批次心血管中心支援队伍驻扎乌鲁木齐儿童医院,为当地的先心病患儿提供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优质医疗服务。从早期的远程会诊,到后来的现场手术指导,再发展为今日的协同手术,两地协作已经日趋完善。“从多年的援助经验看,新疆当地的医疗设备已逐渐完善,但他们缺的是人。”贾兵教授表示,身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最需要做的是在当地培养一批小儿心血管专家。本次沪疆合作远程精准指导微创手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派出了一流的心血管专家团队,同时实行远程指导,确保在当地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同时,当地医生也能学到最先进的技术。通过手把手带教,当地医生已能够独立开展一定难度的手术,今后还将通过远程平台提供技术支持,让当地的医生团队继续在实践中成长。
目前,借助先心病多学科远程会诊平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专家能够及时掌握新疆患儿的疾病情况,制定合理的诊疗计划;如需手术治疗,则定期赴疆支援,用最精湛的技术为患儿服务。贾兵教授表示:“远程精准指导外科手术将成为合作的新模式和新常态,相信不久的将来,沪疆两地的医疗协作也将更加发展壮大”。